最大的配资公司 政治局会议四大重点定调明年经济,时隔14年的“适度宽松”意味着什么?

唐纳德 · 特朗普上周赢得了自己的第二个总统任期,他所在的共和党也很有希望掌控国会参众两院,这意味着至少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前两年,他推进政策不会有太多阻力。

当多模态为智能体安上了"眼睛"和"耳朵",它开始展示出有希望接近人类管家的操作能力——这一代智能体开始学会帮人类"玩手机",从日常购物、朋友圈评论到旅行规划,AI 都能帮用户完成。

临近年尾,下一年经济工作的方向成为市场展望的重点。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这场具有强烈信号意义的会议,为明年的经济工作指明方向: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对比以往,这次政治局会议的表述略有不同,例如积极的财政政策提法延续,但在程度上加了“更加”一词;一改2011年来持续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此次会议对于货币政策的提法是“适度宽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将于近期召开,更加具体的部署有望在该会议上出台。

    

从“稳健”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以来,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已长达14年之久。

“这是14年来一次重大的调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对时代财经表示。今年9月,他就曾提议将货币政策基调调整为“适度宽松”。

连平认为,明年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内需求不足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点,包括地方债务、中小银行等,国内近期已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但这些风险的缓解都需要更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支持。

近些年,货币政策虽然保持稳健的基调,但不少机构和媒体都认为,整体是朝着“稳健偏松”的方向调整的。2025年,降息降准依旧是政策的大方向,“适度宽松”将更加贴近实际运行。同时,适度宽松的基调无疑会给市场带来更加良好的预期。

今年2月、9月,我国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方面,央行在1月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7月、9月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共0.3个百分点。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有力有效支持经济回升向好。金融总量合理增长,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广义货币M2同比分别增长8.0%和6.8%,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6万亿元。融资成本稳中有降,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1%,较上年同期低0.3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明年可能会有哪些货币政策?

连平告诉时代财经,首先是存款准备金率会有下调,幅度可能在0.5-1个百分点,主要涉及大银行;利率水平或将进一步下降,但这需要适当考虑银行息差和人民币汇率的问题。

此外,连平认为,还将运用各种货币市场工具对流动性进行调节,比如在二级市场上加大对国债的购买,在债券市场等领域中投放一定的流动性等。买断式逆回购等政策工具也将连续进行操作。

    

从“积极”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从“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到“更加积极”,在财政政策领域,会议也释放出一些信号。在11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也曾强调,将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好可提升的赤字空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副主任姚东旻在文章中谈到,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准确回应。一方面,我国财政运行整体处于“紧平衡”状态,应该大力通过运用政府债务工具,努力拓展财政空间。

另一方面,自2019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持续较快,银行间利率体系持续低位,体系内流动性充裕,但同时私人储蓄迅速增加,规模庞大,大量流动性在金融系统内部循环,未能相应迅速转换为信贷投资,传统货币政策的效果受到影响,要更大程度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调控。

近期出台的6万亿化债政策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财政空间,从而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夯实地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但在具体使用时,一方面要注意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和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一方面地方政府应积极利用债务空间,撬动引导社会资金投资预期,特别是通过财政贴息、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信等财政性信贷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此次的债务空间,加大力度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夯实地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姚东旻认为。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告诉时代财经,从逆周期调控的角度出发,预计2025年预算内财政支出增速应在5%左右水平,对应所需的狭义赤字率水平应在3.5%以上,以此能够在年初起到预期引导的作用。

张迪认为,2025年专项债发行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至4.5万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加大“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持力度,扩大对于特定群体的收入补助,加上特别国债补充商业银行一级资本1万亿元左右,合计预算内政府债务规模在12.5万亿元,预算内赤字率9.1%。

此外,考虑新增2万亿化债专项债、新增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匹配的准财政政策工具加码,他预计广义赤字率水平应在12%左右。

    

“全方位”扩大内需

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对比来看,今年7月政治局会议的提法是“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去年12月政治局会议的提法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今年以来,“两重”、“两新”成为当前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

数据显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吸引3000多万人参与,带动销售超4000亿元。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9.2%、18%、7.4%、3.7%,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个百分点。

时代财经注意到,近期,多个省份通过召开座谈会,就明年经济工作重点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其中都将扩大内需作为重点。

如2025年上海经济领域工作思路座谈会上指出,要解决好如何保持较快投资增速、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度、攻坚部分指标补短板等发展增量问题;海南省政府务虚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培育和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上持续发力,加快推动消费转型升级。

“全方位扩大内需”,依旧需要消费和投资的良性循环。从新引擎到新空间,扩内需仍有新的发力点。从银发经济到冰雪经济、低空经济、绿色经济,供需两端发力将有望带动超大规模市场持续升级扩容。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告诉时代财经,他认为明年的有效投资将主要流向两个领域:“一个领域是民生,养老、医疗、教育等,另一个领域是科技,基础研究的经费或许会有显著提升。”

    

稳住楼市股市

会议特别提到,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在房地产方面,推进房地产三大工程是去年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即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稳定市场、防范化解风险也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告诉时代财经,稳住楼市的表述,意义重大。

一是明确了明年工作的重心即“稳住”,这要求楼市工作围绕“稳住”发力,尤其是要从提振内需的角度稳住楼市;二是这也是止跌回稳行情下的非常连贯和符合常理的政策,各地当前楼市总体稳住了,但需要持续稳住,所以稳住楼市表述,强调了楼市稳定发展需要具有可持续性;三是要求格外重视购房市场的稳定,尤其需要持续挖掘市场需求,稳住市场交易和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把稳定股票市场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政治局会议已基本为明年政策定下积极基调,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维持高位最大的配资公司,且经济复苏趋势明确,预计在政策预期和经济趋势的双重推动下,股市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