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账户配资配融 胡敏: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在哪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多次提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文 | 胡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社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谋划和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将“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列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决定》提出的“七个聚焦”的第一个就是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任务中,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决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决定》为什么要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的重中之重?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究竟“高”在哪里?怎样实现这样一个重要目标呢?对此,我们需要认真理解并扎实推进。

充分认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性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性认识,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我们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持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显成效,以此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迈上新的台阶。

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创造性、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有力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作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决定》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就《决定》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时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凸显改革引领作用”。

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就是抓住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聚焦到了我国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直接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全局性意义。

首先从问题导向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日渐完善,取得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还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亟须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高标准市场体系,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和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延续经济增长与追赶势头营造良好体制环境。

其次从突出重点来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的思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只有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切实破除束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体制保障。

再次从国家治理来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制度的现代化必然需要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作为基石。只有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推动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进而带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从而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不断把我们的显著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国家治理效能。

充分把握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内涵

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部署,《决定》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从体制改革的角度,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

需要注意的是,在内容布局上,《决定》第二部分从突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谈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而且从第三部分至第七部分的内容也都贯穿着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贯穿起来加以领会。要从《决定》中这六个部分对各项经济体制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部署和要求上,系统地认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水平”的丰富内涵。简而言之,这个“高水平”的“高”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水平”必须具有充满活力、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市场经济主体。《决定》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成中的所有制经济主体,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继续强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突出强调公有制经济要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找准战略定位,聚焦核心功能,做强做优做大;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强调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要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高水平”必须形成竞争有序、公开透明、规则统一、要素畅通流动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决定》突出强调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就是说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必须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价格信号引导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还必须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切实打破各种市场壁垒,坚决反对行政性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推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畅通流动,实现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从而实现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这里当然要包括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制度性开放接轨国际经贸规则,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进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利用。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基础。这些年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阻碍了市场经济主体发展的活力,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平的市场监管制度、统一的标准制度、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和退出制度等,确保以法治规范竞争市场的确定性应对各种权力干扰、市场周期的不确定性。

“高水平”必须具有健全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决定》基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再次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只有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相互配合的作用,能弥补市场失灵,也能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为此,《决定》更突出强调,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增强国家战略宏观引导、统筹协调功能。围绕实施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优化各类增量资源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这就是“管得住”。同时,适应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特别是面向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进一步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点在于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现财权和事权更加匹配;着力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是“放得活”。其中,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和制定金融法是两个重要看点。

“高水平”也体现在与高质量发展相互对应。《决定》专门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部署了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两个部分,这本身就内嵌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之中,既是顺势而为,也是主动作为。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辛的任务。从时间节点上看,《决定》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要在2029年新中国成立80周年之际全部完成,这也是为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基本现代化、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扎实基础,时间紧迫,但使命光荣。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敢啃改革的硬骨头,勇涉改革的激流险滩,以历史主动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书写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改革新篇。

【本文责编】郭芳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4年第14期

【频道来源】南方+客户端观点频道配资账户配资配融